文散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62章 棉花之战开始,大唐懂王,文散官,五九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李世民本就被崔俊的一番话砍晕,现在一拿到大唐交通法则,立刻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。

这本册子内容极其详尽,不但规定了道路通行的准则,甚至于还详细规定了每个路口该如何通过。

合上手册,李世民将其交给一旁的常德道:“抄录一份放于朕的书桌之上,这一份交于军政议事堂商议。”

“遵旨。”常德恭敬接过,立刻派人去办。

“这条路你准备取个什么名字?”李世明面带笑意看向崔俊。

“臣想取名大唐北直道。”崔俊恭敬道:“臣想以长安为中心,先铺设四条大路,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主干道。等以后有余力时再行铺设其余延伸的道路,势必要将我大唐四百余州县以大路相连。”

“好,”李世民赞了一声,随即让边上的校尉领着数百铁器,开始纵马在新路上来回驰骋。

隆隆马蹄之声不绝于耳,看得一旁的百姓心惊肉跳。但是崔俊却没有什么表情。

不就是检验一下老子这条马路的性能吗?反正这事情李靖早已派人做过,你李世民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。

马踏三遍,地上便有些许浮尘碎屑。但是这点点损伤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。

李世明车驾催动,也在道上疾驰一个来回。等李世民回来之后,便立刻下令工部与户部协同崔俊开始建造四直道,调集各处俘虏、囚犯等人劳作,以确保大道的建设。

其原因也很简单,李世民坐车疾驰,感觉此道比之先前的道路并未太过颠簸,而速度也是快了不少。不但人坐着舒服,就连拉车的马儿也欢喜地嘶鸣,打响鼻。

而崔俊修马路的功劳自是又为他换回来一千亩地,这是目前李世民能给他的最高奖赏了。

而且,三天之后,崔俊接到户部的订单,大唐交通法则印刷十万本。这可是让崔俊笑得合不拢嘴。直接将提前印好的一万本交给户部,后面的九万本会立刻跟上。

交通法的推行不用崔俊操心,户部与刑部的推广速度绝对比他修路的速度要快。

工部完全接过了崔俊修路的事宜,崔俊只需每天提供足够的水泥与钢筋便可。同时,含有石灰石的大山接连在各处被发现,到时候崔俊的水泥厂会跟着一路造下去。

唐贞观十四年春月,崔俊携带白鹿书院三十学员往吴地。同月末,海船龙兴号下海。

吴王李恪与崔俊坐船同游大海,复十余日才归。归来时,满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我想宅在初唐

Ruehleia